高人求糊涂,小人求聪明(4

高人求糊涂,小人求聪明(4

《道德经》第57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静,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我为元神,民为脏腑,元神清静无为,脏腑亦不敢妄动。元神昏聩,则百姓脏腑风起云涌。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思是:宇宙法则只按其自己规律运行,他才不在意你是明君还是昏君呢!圣人遵循天道,坚守孤独与正念、正举,并且不为世间标准所动,“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人人如是,世间太平。

【道】:从“辵”部,上为“彳”,下为“止”,与行动的能力有关,与道路有关;“首”为面,为头脑。“道”字的意义便在于——有头脑的人在大道上行走并知道该停在何处。

反之,无道就是没头脑,没方向,干了坏事还停不下来。

【德】:“德”字原本从“彳、直、心”。从“彳”,代表行道的能力;从“直”,眼睛要直视前方,要远瞻;从“心”,要有感知的能力。所以,“德”——在正确的方向上感知并行动。

反之,无德就是凭借错误的感知胡作非为,不知忏悔。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仁义”这些词汇是天地之大道不行于^H小说世后,才被圣人提出来约束人性的呦。大家都追求计谋技巧了,就会有大虚伪;伤于人“六亲不和”的局面,才有了要人孝慈的观念;国家如果安定祥和,要忠臣何用?!

低级的娱乐是媚俗,但也要防止那种冠冕堂皇的虚伪的“仁义礼智信”。

老子说:弃智绝学——所知愈多,所不知亦愈多。抛弃自以为是的认知,而用直觉和感性去把握天下,世界将呈现其本来面貌。

中国的“义理之学”强调三点:1,首先要明白阴阳之道,并且有行道的能力,这,称之为“明明德”。2,新民——要让百姓觉悟、自救,从旧人变新人,重新做人。3,“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度越高就越接近“至善”。

道在天地是阴、阳;在人身是性、命;在鬼,是魂、魄。

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生命沉思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生命沉思录
上一章下一章

高人求糊涂,小人求聪明(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