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第314章

挽孙中山联

于右任挽孙中山联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先生以肝癌逝世于北京,各方所送的挽

联不计其数。而且不但是数量多,挽联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古今罕见,

因为所谓“各方”乃是名副其实的包括了“各式人等”。其中有各党派领

袖人物,有各界名流,有失意政客,有海外侨胞,有北洋军阀、地方军阀,

有“不同政见”者,甚至有他的敌人,以及宵小之徒冒名伪造来攻讦他的

“怪联”。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因此我想在这里用较多的篇幅,

谈一些比较有代表性和比较有特色的挽孙中山联。

第一副要谈的是于右任的挽联,因为于右任是国民党的元老,这副挽联

可说是代表国民党做的“正面文章”。联云:

综四十年胼手胝足之功,真是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历程中

揖让征诛,视同尘土;

流九万里志士劳民之泪,始知其来也有由,其生也有自,瞑目后

精神肝胆,犹照人间!

孙中山先生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在这个革命历程中是既

有“征诛”(各次起义),也有“揖让”(让位给袁世凯)。做得对不对

是另一个问题,他的“揖让征诛”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并非为了个人。

此联最能表达孙中山的精神,堪称大手笔。

举世崇拜

举世仇恨

另一位国民党元老吴敬恒送的挽联是:

闻道大笑之,下士应多异议;

贻谋后死者,成功不必及身。

吴敬恒字稚晖,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举人,是最早参加同盟会的

会员之一,他的文章喜欢用诙谐奇诡的口吻。这副对联,也有一点这种风

格,不过仍不失其严肃的一面。上比用“下士闻道而大笑”的成语,从“反

方面”来写孙中山的伟大。因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道理,的确是被许多人

(尤其在初期)目为“大炮”的。(孙中山有“孙大炮”之称。)上比的

意思即是说孙中山为“大炮”的人,不过是“下士”而已。

邵力子则用白话文写了一副挽联:

举世崇拜,举世仇恨,看清崇拜或仇恨是些什么人,愈见先生伟

大;

毕生革命,毕生治学,倘把革命与治学分成两件事,便非吾党精

神。

吴稚晖是国民党的“右派”,邵力子则是国民党的“左派”,不过以他

们的挽联上比来说,论点倒是相同的。孙中山先生曾说:“我生平只有两

个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此联

下比就是用这一段话的意思的。

列宁而还

公真健者

蔡元培联云: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一八六八—一九四〇)是前清进士出身的革命党人。他二十三

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二十六岁选翰林庶吉士,三十五岁与章太炎

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开始宣传革命的工作。三十七岁(一

九〇四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反清的革命团体光复会,次年参加同盟会。民

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校长(一九一七年开始担任,中间虽曾一度被迫辞职,

但名义上则继续至一九二六年。其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办教育是

提倡学术研究自由,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的。因而他这副挽联特

别强调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自由神”。

柳亚子联云:

树弱小民族解放先声,列宁而还,公真健者;

与帝国主义奋斗救世,斯人已往,谁其嗣之?

柳亚子(一八八七—一九五八)早岁追随孙中山先生,以诗词鼓吹革命,

是“南社”(革命团体之一,成员多是当时著名诗人)创始人之一。后期

信仰马列主义,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

微斯人吾谁与归

另一个前清进士出身的国民党人谭延闿的挽联是:

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其自任天下之重;

有饥由己饥,有溺由己溺,微斯人吾谁与归?

谭延闿(一八八〇—一九三〇)字组庵,湖南茶陵人,光绪会元、榜眼。

辛亥革命时被推为湖南都督,第二年(一九一二年)加入国民党。曾任湘

军司令、大本营秘书长、国民政府代理主席(一九二六年)、行政院院长

(一九二八年)等要职。他的“出身”虽与蔡元培相同,行事则大不相同。

蔡是淡泊名利的学者、教育家;谭是以“混”见称,有个“水晶球”诨号

的最会“做官”的人。联中的“先觉”“先知”云云,是“孙文学说”的

一部分。“微斯人吾谁与归”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结句。上两句就

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虽然是个只会做官的官僚,

这副挽联的用典还算得体。

另一国民党大官李烈钧的挽联是:

才逾汤武,功盖桓文,九万里震威名,天授如斯,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

将命沙场,运筹帷幄,二十年共患难,山颓安仰,上为国痛,下

为私哀。

李烈钧(一八八二—一九四六)是辛亥革命时的江西都督,后任国府委

员。“上为国痛,下为私哀”是套用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的“上以为

天下劫,而下以哭其私。”

李大钊挽孙中山联

孙中山先生是国民党领袖,送挽联的人当然以国民党人为多。其他各党

派所送的,则以共产党人李大钊的那副挽联最为受人注意。联云:

广东是现代史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

至太平崛起,类皆孵育萌兴于斯;先生诞生其间,砥立于革命中流,启后

承先,涤新淘旧,揭民族大义,屹然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

以青天白日,红血红旌,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诚为人间留正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

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而来;吾党适丁此会,丧失我建国山斗,云凄

海咽,地黯天愁,问继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

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成厥大业慰英灵。

李大钊(一八八九—一九二七)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

党的创始人之一。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他和毛泽东、林伯渠等参加了国

民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二四年一月),并当选中央执行委

员。对孙中山晚年所定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起了

重要作用。此联综论近代历史、国际局势、革命的理想及原则、政策,等

等,气势磅礴,可以作为“政论”来看。

最长的一副挽联

李大钊那副挽联,长二百一十二字,已经比有名的“大观楼长联”(一

百八十字)还长;但在挽孙中山的许多对联中,它不是最长的。最长的是

老同盟会员刘揆一写的那副挽联,共有二百五十六字。联如下:

天心太不仁矣!胡丧斯空前绝后之完人,揖让迈尧,征诛踵武,

辨才优于邹盂,博爱广于墨翟,平等真如释迦。数千年专制威权,

纯赖苦衷改革。旗张白日,初困雷乡;血染黄花,再挫南越。论到

援宁救鄂,策画尤艰。光复汉山河,巍巍元首,敝屣尊荣。岂期约

法无灵,群雄多僭名割据。珠江开帅府,挥泪兴师,利钝非所知,

唯有鞠躬尽瘁死;

国运亦奚衰乎?谁竟此三民五权之主义!克强早逝,松坡云亡,

项城深负公托,黄陂徒有公心,河间直与公敌。二万里共和乐土,

渐成满目疮痍。神圣劳工,畴为主宰;职业政治,痛失导师。记得

行易知难,学说不朽。陶熔新社会,眷眷同盟,仔肩责任。自愧壮

怀虚抱,昔时曾受命险危。行馆读遗书,服膺垂诫,精诚永相感,

何容乱世苟全生。

这副长联,上比写孙中山在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这个历程中的种种艰

苦奋斗;下比则写在民国成立后,或因英才早逝,或因付托非人,或因友

敌转化,导致革命所受的种种阻挠。联意是要党人谨记“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

章太炎挽孙中山联

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挽联是:

孙郎使天下三分,当魏德初萌,江表岂能忘袭许;

南国是吾家旧物,怨灵修浩荡,武关无故入盟秦。

这副对用典较僻,而且有“古典”也有“今典”,故需略加解释。

首先要说明一下历史背景。孙中山逝世前中国有三大势力,一是以段祺

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势力;一是东北张作霖的奉系势力;一是南方孙中山

先生的革命势力(“孙郎使天下三分”说的就是这个历史背景)。但北洋

军阀又分裂为皖系(段祺瑞)与直系(曹锟、吴佩孚)两个大派别。一九

二四年直奉之战,直系以冯玉祥阵前倒戈而失败,段祺瑞就任北洋政府的

“临时执政”,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共商国是。当时国内政局非常混乱,

曹、吴虽败,仍思卷土重来,孙中山拟与奉、皖结成“三角同盟”,遂接

受了段的邀请。当时国民党内有许多人不赞成孙中山北上,章太炎也是其

中之一。

段祺瑞是继承袁世凯的,上联将袁世凯至段祺瑞这一北洋军阀势力比作

三国时的曹魏,将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势力比作孙吴,“江表岂能忘袭

许”说的是魏、吴之间的一段“梁子”,亦是借古喻今的。“许”指许昌,

在河南省中部。东汉末年,曹操劫持汉献帝迁都许昌,献帝建安五年(二

〇〇),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打败另一个大军阀袁绍,史称“官

渡之战”。当时南方的吴是孙策主政,他在官渡之战未分胜负前,拟偷袭

许昌,迎汉帝回朝(洛阳)。陈寿的《三国志》是以魏为正统的,故《三

国志·吴书·孙策传》记载这段史事说,“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

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不过,孙策的计划未来得及实行,就被部下刺

杀了。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国民党因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一案,发动“二

次革命”,起兵讨袁。由孙中山任命江西都督李烈钧为讨袁军总司令,但

因势力悬殊,不到两个月,“二次革命”就失败了。章太炎将“古典”(孙

策阴欲袭许)与“今典”(“二次革命”)合并来用,意即北洋军阀不会

忘记“袭许”这段“梁子”的,亦即间接表示他对孙中山的“北上联段”

不能同意。

下联则是用楚怀王不听屈原之谏,受秦昭襄王之骗,意欲与“虎狼之

秦”修好,至秦地武关会盟,终于被秦劫持,终身不能回国,死于咸阳的

典故。“灵修”句出《离骚》。同样是借古喻今,将孙中山的死于北京,

比拟为楚怀王的死于咸阳。

章太炎是同盟会老会员,在日本与孙中山结识之后,即成为孙的信徒。

但对于孙中山那次北上,他则始终不以为然。而事实上,段祺瑞亦是毫无

诚意,只举一事就可说明。孙中山是要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但到了北

京之后,段祺瑞一面隆重地招待孙中山,一面却向各国公使宣布,表示尊

重一切对外条约。孙中山因而大发脾气,对段派来欢迎他的代表说:“我

在外面要废除那些不平等条约,你们在北京偏偏要尊重那些不平等条约,

这是什么道理呢?你们要升官发财,怕那些外国人,要尊重他们,为什么

还来欢迎我呢?”

章太炎这副挽联,只是表示不同政见,并非对孙中山“不敬”。事实上,

他是在孙中山逝世的第二天就到孙宅,并与唐绍仪担任“追悼会筹备处干

事”。但结果,他这副对联却不能在大会悬挂。

一九二九年,国民党政府在定都南京之后,将孙中山灵榇迎回,举行“奉

安大典”,章太炎又补了一副挽联:

洪以甲子灭,公以乙丑殂,六十年间成败异;

生袭中山称,死傍孝陵葬,一匡天下古今同。

“洪”指洪秀全,太平天国灭亡那年是一八六四年(甲子),距孙中山

逝世是六十一年(六十取其约数)。“一匡天下古今同”,则是把孙中山

比作明太祖,对孙中山是极其推尊的。

冒章太炎之名的怪联

章太炎那副“孙郎使天下三分”的挽联,虽因用典太多,流传不广,但

所得的评价却是极高(尤以高级知识分子为然)。例如左舜生在《万竹楼

随笔》的《我所见晚年的章炳麟》一文就说此联“风调实为挽孙诸联之

冠”,并说“此联于中山初无贬词,闻孙先生治丧处诸人,得此联未敢悬

挂,不解何意”。

但在追悼会过后,社会上却流传另外一副据说是章太炎写的挽联:

举国尽苏俄,赤化不如陈独秀;

满朝皆义子,碧云应继魏忠贤。

孙中山的遗体当时是未曾下葬而停灵于北京西山碧云寺的,“碧云”指

孙中山;陈独秀则是共产党领袖。此联上比骂孙中山“赤化”,也还罢了;

下比将孙中山比作明代的奸阉魏忠贤,则是荒唐透顶!其实不用“考

据”,也可知是伪作。一、章太炎是老同盟会员,一直追随孙中山,若骂

孙中山是魏忠贤,他岂非亦是“阉党”?二、此联不但粗俗,而且“苏俄”

“义子”“赤化”“碧云”,等等,根本就不能对仗,章太炎是国家大师,

怎会低劣如此(章后来亦登报否认)。但可怪的还有,此联竟被一部《中

国现代文学史》收录,解放后尚有人引用。因此,北京《光明日报》在一

九八〇年四月二十九日刊出汤志钧写的一文章,详为辨伪,是亦趣事也。

骂孙中山联补遗

《冒章太炎之名的怪联》一文见报后,高伯雨先生和我谈起一个北京的

地方掌故,说此联虽属伪造、讽孙,但碧云寺和魏忠贤倒有一段“关系”,

盖碧云寺在明代曾经做过魏忠贤的“生祠”也。为文时限于篇幅,未能详

及;因略为补述有关此联下比“满朝皆义子,碧云应继魏忠贤”的史实。

魏忠贤得势时,满朝文武几乎都拜他做干爸爸,有所谓“十孩儿”“四

十孙”等名目。而“生祠”之建,则始于天启六年(一六二六)浙抚潘汝

祯之请,“自是诸方效尤,遂遍天下”(见赵翼《廿二史札记·魏阉生祠》)。

但孙中山何来“满朝义子”,怎能因他停灵之所的碧云寺曾是魏阉生祠,

就说“碧云应继魏忠贤”?此联不但骂孙中山,亦骂尽拥护孙中山的国民

党人等于明代的“阉党”了。

又,孙中山逝世后,北京各民众团体也纷纷举行追悼会,我的一位长辈

亲戚曾在某一追悼会中见过一副这样的挽联:

革命未成,有何面目?

盖棺论定,全无心肝!

下比云云,乃因孙中山遗体须用防腐剂保存,故必须去掉内脏也。此联

据说是一佚名“遗老”写的。此亦邵力子挽联说的“举世崇拜,举世仇

恨”,要“看清崇拜或仇恨是些什么人”的一个例证也。

杨度挽孙中山联

在许多致挽者中,杨度的身份是十分特别的,特别之处有二:一、他不

是国民党党员,但和国民党的渊源极深;二、他曾是孙中山的朋友,也曾

是孙中山的政敌,到了最后,又以孙中山的朋友出现。

一九〇五年,孙中山和杨度同在日本东京,当时杨度是东京留学生会会

长,他的住所经常有湖南同乡聚会,有“湖南会馆”之称,黄兴(湖南善

化人)、宋教仁(湖南桃源人)就是经常出入他家的。孙中山曾劝杨度加

入兴中会,杨因主张君主立宪,未答应;但却认为孙、黄的思想接近,可

以合作,因而介绍黄兴和孙中山见面。孙、黄合作果然成功,黄兴将自己

领导的华兴会和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合并,成立了中国革命同盟会(简称

同盟会),孙任总理,黄任协理。因此杨度虽不是国民党党员,却可说是

同盟会的催生者。但到了民国四年(一九一五),杨度组织筹安会拥袁(世

凯)称帝,则又变成孙中山的政敌了。不过他这副挽联却是以友人身份送

的,而且对孙中山的评价甚为得当。联云:

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对孙中山“毕生革命”(邵力子挽联语),“坚忍一心”的称赞自是极

为得当,但这副挽联还有更深刻的意义。

杨度这副挽联的上比“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

我”,肯定孙中山是英雄,并说明他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原因。这个品评,

深刻体会到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出于曾是孙先生政敌的杨度之口,尤为难

得。“能成世界能成我”的“世界”源出佛经,“世”指时间,“界”指

方位。《楞严经》有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

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迁流”即含有“历史长流”的意义。联中的“世界”似应根据佛经的解

释,意义更为深刻,而不是如一般人理解的那个“全地球所有地方”的“世

界”。“世界”包括时间与空间,“我”则是“世界”中的每一个“个

体”。英雄“能成世界能成我”,虽然是持“英雄创造历史”的“史观”,

属于唯心主义,但“英雄”的历史作用也是不能抹杀的。(若把“创造”

改为“影响”,“影响”有“促进”也有“促退”,那就对了。)而对杨

度而言,他能够肯定孙中山的历史作用,也总是表明他的思想有了与前所

不同的进步。

下比“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是孙中山自言

“革命尚未成功”的演绎,正因革命未成、民困未苏,致有作者之“哭”

也。此联“格调”之高,足与章(太炎)联比美。我更欣赏此联。

袁寒云挽孙中山联

在挽孙中山诸联中,有一副是兼有“才子”和“皇子”身份的袁寒云

(袁世凯第二子,名克文)写的。袁世凯背叛民国,孙中山曾领导国民党

发动“二次革命”,已见上述。袁寒云虽不赞同父亲称帝,但为人子者总

不能直斥其父之非,这副挽联如何下笔呢?袁寒云不愧有“才子”之称,

写得倒是颇为得体。联云:

埏燧近明帝故陵,自有江南供俎豆;

史迁作霸王本纪,不教成败论英雄。

这副挽联是在国民党政府为孙中山先生举行“奉安大典”时写的,“埏

燧”是墓道,此处指中山陵;“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引申为崇奉

之意。“明帝故陵”即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中山陵在南京市

东郊紫金山(钟山)中部第二峰茅山南麓,明孝陵在钟山南麓玩珠峰,二

陵相去甚近,这是上联本事。项羽不是“正统”的皇帝,但司马迁的《史

记》却将项羽传列入“本纪”,因而下联据此得出“不教成败论英雄”的

结论。袁世凯称帝失败,孙中山也是未得及身而见革命成功的。下联说的

那个“英雄”,可以解作袁世凯,也可以解作孙中山。袁寒云故意作为“泛

论”的笔法出之,这也正是他作为才子的聪明处。

另一版本上联的第一句作“墓门对明祖故宫”,“江南”作“江

山”;下联“史迁”作“史公”,“霸王”作“项王”。“埏燧近明帝

故陵”也好,“墓门对明祖故宫”也好,说的都是中山陵的位置,关系不

大。(以地理位置而言,原联似更切。因二陵同在钟山,对“故宫”则是

“遥对”了。)“史迁”“史公”都是指太史公司马迁,但一般习惯简称

为“史迁”的似比简称为“史公”(把太史公的“头”锯掉)的多。“霸

王”“项王”都是指项羽,但以“霸王”对“明帝”较工,因“霸”与

“明”均形容词也。

最关键的是“江南”与“江山”的推敲。“江南”只偏于一隅,“江

山”则是“大一统”的,不但气魄大得多,也更适合孙中山是全国领袖的

身份。但袁寒云是著名才子,岂有不知二者差别?因而有个说法,说他是

故意用“江南”的。

主“江南”一说者谓,就因为该联作者是袁寒云,所以他才要故意把孙

中山“略为贬低”,只承认他是南方的革命领袖,不承认他是“正统”的

全国元首。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在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元旦那天就任“临

时大总统”于南京,到了二月十三日,就实践他对袁世凯的诺言,向临时

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荐袁继任临时大总统。到了民国二年十月六日,

“国会”(当然是袁世凯势力控制下的国会)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

这就是“正式”的元首,而非“临时”的了。站在北洋政府的立场,同时

也是根据中国传统的修史惯例(如陈寿的《三国志》就奉曹魏为正统,而

不去管曹操和刘备谁是谁非),自袁世凯至段祺瑞的北方政权才是合乎“法

统”。孙中山在“珠江开帅府”只是在南方“割据”而已。袁寒云虽然不

赞成帝制,但他还是不能让孙中山的身份盖过他的父亲袁世凯的(他还未

能“进步”到那个程度)。若说“自有江山供俎豆”,那就是他也把孙中

山尊奉为全国元首了。

但不论就历史评价或就对联艺术而言,“江山”确是比“江南”好得

多。如果袁寒云的原联真是用“江南”的话,我们倒不能不为他惋惜,惋

惜他因为是袁世凯的儿子,至以辞害意,既失掉正确的历史评价,也减弱

了该联的艺术性了。还是改为“江山”的好。

陈炯明挽孙中山联

在“各方”所送的挽联中,有一副是被大会根本拒绝接受的,因为该联

作者是对孙中山有过叛变罪行的陈炯明。

陈炯明(一八七八—一九三三),广东海丰人,一九一一年参加辛亥

革命,一九二〇年驱逐桂系军阀莫荣新,任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一

九二二年六月十六日在粤发动叛变,炮轰观音山的总统府。第二年被粤军

许崇智击败,率部退守东江。至一九二五年,余部亦被广东革命军消灭。

他送的挽联是:

唯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

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陈炯明是前清秀才出身,这副对联据说是他亲自写的。联意甚明,不过

是为自己的叛变狡辩。他虽会舞文弄墨,但史实俱在,他是要把孙中山置

之死地的,“赤心”实是“黑心”,还怎能妄想名留青史?

陈炮轰观音山时,廖仲恺正在被囚禁中(先一日被陈囚于石井兵工厂),

闻讯大愤,曾在一张五层楼的照片上题了一首《一剪梅》词道:“叠阁层

楼倚晚风,山上烟笼,江上霞红。

兴亡阅尽古今同,文只雕虫,技只

屠龙。莫问当年旧主公,昔日名隆,今日楼空。跳梁小鼠穴其中,昼静潜

踪,夜静穿墉。”“跳梁小鼠”即指陈炯明。

段祺瑞挽孙中山联

孙中山是应段祺瑞的邀请,北上共商国是,死于北京的。身为“主人”

的段祺瑞当然不能没有挽联。他送的挽联是:

共和告成,溯厥本源,首功自来推人世;

革命而往,无间终始,大年不假问苍天。

此联下比赞扬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的坚毅(成语本是“无间始终”,此处

为了合乎平仄对仗的关系将“始终”对调),并惋惜他的不能长寿。(“大

年”典出《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老生常

谈,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上比内里就“藏有文章”了,“文章”是

在“再造共和”这个题目上做的。

民国五年(一九一六),袁世凯帝制失败,气死新华宫。黎元洪继任总

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实权操于段手。第二年(一九一七年)五月,黎

元洪得张勋支持,免去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但段通电否认此令有效,

仍以国务总理自居。同年七月一日,张勋拥溥仪复辟,七月四日段祺瑞以

“讨逆军总司令”名义,在马厂(天津南面)誓师讨伐张勋,战事从七月

七日开始,七月十二日结束,前后不过六天。段祺瑞获胜,重握政权,自

诩对民国有“再造共和”之功。故他的上联强调“共和”二字,含有“创

立共和”“首功”是孙中山的,但我老段也有“再造”之功,不是第一也

是第二的意思在内。

徐树铮挽孙中山联

段祺瑞手下的第一位红人徐树铮也有挽联,联云: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

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徐树铮(一八八〇—一九二五),江苏萧县人。据说此人颇有才气,

锋芒甚露;段祺瑞十分赏识他,袁世凯却不喜欢他。民国初年,袁世凯做

总统,段祺瑞做陆军总长,徐树铮做陆军部次长。外间称徐为“段的灵

魂”,是段最得意的门生和最信任的副手。袁世凯则深恶其人,经常想调

开他,有一次又向段提及,段竟粗声粗气地回答说:“很好,敢请总统先

免我的职,随后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可见段祺瑞对他宠信的一斑。(事

见陶菊隐著的《袁世凯演义》,此书虽是“野史”体裁,但根据的史实却

是信而有征的。)

一九一九年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并统率西北边防军。一九二四年参加

江浙战争,任浙沪联军副司令,失败后逃亡欧洲(名义上则是由段祺瑞派

他赴欧美考察)。孙中山逝世时,他尚在欧洲,此联大概是他自欧洲发电

报回来的。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故上联有“一百年之政,孰若民先”

的说法,而下联说的“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也是事实。

他在同年(一九二五年)十一月返国,在回京谒段途中(廊坊)被冯玉祥

截捕处死。

联中“一言”二句典出《论语》“鲁定公问孔子”,“几人”二句则用

曹操语,均略加变化而成对。

伦敦使馆追悼会联

孙中山逝世后,旅英侨胞在伦敦的中国驻英使馆举行追悼会。这座使馆

就是孙中山当年在伦敦蒙难之地(他被清政府诱捕,囚于公使馆,准备将

他偷运回国受审。幸好他能及时将消息传给他的业师康德黎,康在报上公

开,发动舆论力量,迫使清廷的公使馆不得不释放孙中山),因此在这座

使馆开追悼会,是很有历史意义的。会场有联云:

何图此日哀荣地;

便是当年诱逮场。

北伐成功后,孙中山遗体奉安南京,伦敦使馆又开追悼会,有联云:

生时就职南京,殁后葬身吴会,孝陵在望,地下遇高皇,慷慨谈

心有良伴;

昔年被拘行辕,此日设祭使馆,节署依然,会中逢堪利,凄凉感

旧说先生。

“高皇”指明太祖,“堪利”即康德黎,其时尚健在。

当时(一九二五年)台湾还在日本统治之下,台湾不能公开追悼孙中山

先生,但在北京的“台湾学生会”则有举行集会追悼,会场上所悬的挽联

为:

八百万台湾刚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领导;

四十年祖国未竟事业,今我辈其谁分担?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名联观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名联观止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4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