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下)

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下)

第二十五章向南(下)

“通川?”李彤用力拉住战马的缰绳,眉头迅速皱成了一个疙瘩。

自打第二次入朝以来,他收集到的朝鲜各地情报能塞满整整一屋子。可是,却从来没有听到过还有通川这么一个地方。也没有任何一名朝鲜义军曾经告诉过他,在平安、咸境两道,除了最靠近大明边境的义州之外,还有另外一座城池没有落入倭寇之手。

“通川在江原道北端,靠海,距离岗子寨至少有五百里!”通译朴七越来越有眼力架,不待李彤发问,就快速在旁边汇报。

随即,又赶紧策马向来人冲了几步,扯开嗓子大声提醒,“通川怎么至今还没有陷落?你到底是谁的手下?怎么不去义州那边求援,反倒前来找我家将军?”

“小人名叫高星吉,是,是通川义兵大将高文轩的侄儿。”来人赶紧擦了一把眼泪,抬起头,大声补充,“江原道由于位居远离天朝一侧,做不得海贸,民间困乏。又地处偏僻,与两京距离甚远。是以,最初倭寇所以并未派遣重兵来犯。然而半年之前,江原道巡查使却主动降了倭寇,派遣麾下亲信去给倭寇带路,接管各地衙门和府库。消息传到通川,判官金声元下令全城张灯结彩,对前来接管通川的倭寇以示恭顺,我叔叔与县学的一众教习和儒生们不堪受辱,就一起驱逐了金判官。那姓金的怀恨在心,星夜跑去倭寇大营搬兵……”

他显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一口大明官话,说得字正腔圆。因此,很快,李彤、张维善、刘继业等人,就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注1:在明代,朝鲜国内科举,要考汉语。)

原来,朝鲜国相对繁华的城池,全在靠近大明一侧。远离大明一侧,则因为不能像西岸沿海各地那样,跟大明各地偷偷做走私贸易,相对穷困。再加上朝鲜的王京,平壤都靠近西侧,所以倭寇在鲸吞朝鲜之时,非常轻易地,就忽略了整个江原道。

不幸的是,江原道的所有地方官员,却全是软骨头。为了保全各自的荣华富贵,竟然主动将江原道当做礼物奉上。他们的举动,得到了倭寇的大肆赞赏,却激起了各地百姓的愤怒。于是乎,这些平素没得到过朝鲜国王任何好处的庶民们,就纷纷揭竿而起,宁可拼将一死,也不愿意让祖宗蒙羞。

通川城的义军,就是奋起反抗的民间兵马之一。其首领高文轩原本为县学的训导,在危急关头,带领教习和儒生们赶走了卖国求荣的地方官员。所以,倭寇派遣兵马,发誓要诛杀高文轩等人以儆效尤。

高文轩等人虽然不通军务,却凭着一腔热血和全城百姓的支持,多次打败了倭寇的进攻。只可惜,他们的实力过于单弱,每次将倭寇击败之后,都无法趁机给其以重创。而倭寇久攻通川不下,竟恼羞成怒,从别处又调集了更多的兵马过来,将通川团团包围,准备城破后屠做白地!

“我叔叔不是没有向别处求援,从第二月开始,他就先后派人光海君,向王上求救。而光海君那边却毫无回应,王上那边,除了加封我叔叔为府使,并给了一大堆空白告身之外,也派不出一兵一卒。”唯恐李彤不肯相信自己的话,高星吉在解释完了通川义军的来历之后,磕了个头,继续大声哀告,“半月前,李水使派人冒死从海上给通川送来了两船粮食,我等才从押粮的水师丁节制口中,得知有天兵打败锅岛直茂,威震咸境、平安三道……”(注2:平安分为东西两道,所以与咸镜道加在一起是三道。)

“刚才你不是说,连府衙的房梁都做成了弓箭么?怎么又有人给你们送来了粮食?眼下沿海各地岸边,冰壳至少冻出了五六里远,他又怎么将船开到到了通川城下?还有,那个李水使又是哪个,他既然能派船给你们运粮,为何不能运送兵马从海上前来救援?!”李彤迅速从他的话语里找到了破绽,双目之中,寒光闪烁。

“说!不要撒谎,否则,你撒的谎越多,越没法将其圆回来!”金百万、车立两人立刻从左右包抄过去,用刀指着来人的鼻子大声威胁。

那高星吉虽然衣衫褴褛,满脸菜色,胆气却相当不弱。面对近在咫尺的利刃,非但没有做出任何躲闪动作,反倒从容地向李彤拱了下手,继续大声解释:“将军容禀,李水使,就是我朝鲜国的忠清、全罗、庆尚三道水军统制使李瞬臣将军。通川那边位置靠南,气候温暖,海水在冬天很少结冰。即便结冰,也是薄薄的一层,用铁锚就能直接砸烂。眼下倭寇的水师,主要用于从其本土运送更多的兵马过来,没有能力完全封锁朝鲜沿海。所以,李水使才能找到机会,偷偷派死士驾驶船只,运送粮食到通川。”

“既然通川附近不结冰,为何李水使不派遣水师前来相救?”因为王二丫的缘故,刘继业对于海上情况相对了解较多,接过话头,快速追问。

“启禀将军,李水使不是不来,而是,而是他最近接连吃了几场败仗,力不从心!”高星吉快速将头转向他,声音里充满了苦涩。

“什么?李舜臣,李舜臣怎么可能会败,你胡说?”这一回,驳斥他的却不是刘继业,而是出身于义军的金百万。只见此人,恨不得将刀尖直接刺进高星吉的嘴巴里,以让后者收回先前的话语。“他自从领兵以来,百战百胜。倭寇见了他,只有望风而逃的份,怎么,怎么可能吃败仗。你,你分明是倭寇派了的细作,想要哄骗我家将军,你,你……”

“把刀拿远一些,小心不要伤了他。”李彤见状,赶紧低声呵斥。“是人就可能吃败仗,除非他是神仙转世!”

“可,可李水使,李水使……”金百万不敢违抗,将刀缩了回去,流着泪摇头。

“李水使在朝鲜很有名么?”张维善相信事出有因,忍不住侧转头,向着朴七低声询问。

“非常有名!”通译朴七想都不想,用力点头,“自从倭寇入侵以来,朝鲜官军这边有数的几场胜仗,都是李水使带人打的。其他将领,要么兵败身死,要么望风而逃。”

“哦,怪不得!”张维善终于明白了,金百万为何拒绝相信高星吉的话,叹息着摇头。

“启禀将军,李水使一个半月之前,试图收复釜山,切断倭寇的运兵通道。却被叛徒走漏了消息,遭到倭寇的重兵埋伏,不幸兵败,郑副使战没。”高星吉盼着李彤能打应出兵相救,所以也不替自己人隐瞒。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大声汇报,“上个月,李水使又率领水师进攻长门浦,再度战败。然后倭寇就改变了战术,陆海协同作战,令李水使在熊浦,唐项浦,永登浦等地,先后遭到重挫。所以,派零星几艘船只,冒死穿过倭寇的封锁,给通川运送粮食,他偶尔能够做得到。想要解通川之围,却无异于赌博。万一再输,朝鲜便再无水师!”(注3:关于李舜臣,并非像朝鲜电视剧吹的那样,百战百胜。在明军大举向倭寇发起反攻之前,他曾经多次战败,差点被打得全军覆没。)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明长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明长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