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时代 (中)

第二十五章 时代 (中)

第二十五章时代(中)

“你说倭寇是假投降,缓兵之计?你启奏给皇上没有?他怎么说?”王重楼久居南京,根本不了解东征战事的具体情况。登时,被李彤的话给吓了一大跳,质问的话脱口而出。

“晚辈几个,的确都这么判断,也曾经当面向皇上如实上奏,奈何人微言轻!”李彤苦笑着咧了下嘴,低声补充。“倭寇总计三十余万兵马入侵朝鲜,一路势如破竹。只是在我朝官兵渡过鸭绿江之后,才接连吃了几次败仗。但是,这些败仗加起来,倭寇的损失也就五六万人,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晚辈奉命回国献捷的路上,又从军书上得知,朝鲜王京,也是倭寇主动放弃,李提督虽然尾随追杀了一场,歼敌却不满千。所以,眼下倭寇龟缩在釜山周围兵马,少说也在二十万之上。其不敢继续与我军交手,乃是因为士气崩坏,并非兵力和粮草不足。只要修整上几个月,针对前一阵子我军的战术,做一些相应训练,就有很大机会卷土重来!而我军如果眼下继续进攻,则可趁着倭寇士气低沉,将其一举全歼。若是相信倭寇的谎言,止步不前,甚至撤回辽东,待倭寇养足了精神,定会杀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番话,乃是在一路上苦苦思索的得出来的结论。现在一股脑抛了出来,一方面是希望能得到王重楼的理解大伙的苦衷,别因为张维善选择去舟师营,就心生芥蒂。另外一方面,则是希望借助此人手中之笔,再度提醒当今皇帝,切莫对倭寇的谎言偏听偏信。

然而,王重楼听了,先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最后,仍旧又回了一声长叹,“唉——!也罢,如此说来,你们兄弟三个,去海上倒不失为一条上策,至少,对得起皇上对你们的知遇之恩。浙江都司那边的事情,愚兄没资格插手。今后守义这边,无论缺钱,缺粮食还是缺人手,都尽快来信告知。只要愚兄力所能及,绝对尽快给你提供!”

“多谢重楼兄成全!”张维善这才明白,王重楼先前心里头,已经跟自己产生了隔阂,赶紧再度躬身行礼。“小弟虽然去了海上,但终归是您麾下的部将。哪天您这边有事,只要一声令下,小弟就是飞,也星夜飞到您面前!”

“我们两个在浙江都司,距离南京也不算远。重楼兄如果有事,尽管派人招呼一声!”不敢平白再拿王重楼的好处,李彤拉着刘继业一道许诺。

“嗯,那是自然!”王重楼欣慰地点头,然后,又轻轻摇头,“愚兄先前想得窄了。其实守义和你们两个,一道去了海上也好。如果舟师营能确保海上通路安全,大船每次都能平安抵达天津,我这个漕运总兵,就多了一条腿走路。今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必要再投鼠忌器!”

这话,显然是在暗示,他这个总兵,将来必然会在漕运事务上有所动作。不由得张维善不收起笑容,认真点头。

“晚辈在浙江那边,也会努力探索通往登州、朝鲜和北上天津的航线!”事关漕运总兵衙门内部的事情,李彤不便掺和太多,只能在旁边再度小声许诺。

浙江和南直隶(江苏)都是产粮大省,如果两地收上来的粮食,可以直接装海船北运。至少能解决京师七成以上粮食供应问题。如此,王重楼今后对运河有所动作,就不必担心有人会拿堵塞航道或者罢运来威胁。而只要不影响京师粮食供应的安全,不让皇帝和百官有饿肚子的风险,他在漕运总兵位置上无论跟任何人起了冲突,万历皇帝朱翊钧应该都会站在他这边,而不会轻易把他当做弃子!

“好,好!”当即,王重楼的眼睛很快就开始发亮,对李彤和刘继业两人连挑大拇指。本打算也许诺一些好处,答谢两位小兄弟对自己的支持,然而,当他的目光再度与李彤的目光发生接触,却无奈地咧嘴苦笑,“嘿嘿,嘿嘿,兄弟你别这样看我。你对倭寇诈降的判断,我肯定会想办法转告给皇上。可是,兄弟,你也别报太大希望。皇上对我信任有加不假,可这事儿却跟信任不信任,关系不大!”

“还请重楼兄不吝解惑!”李彤已经习惯了失望,只管笑着拱手。

“倭寇那个请降表,分明漏洞百出。丰臣秀吉跟朝鲜隔着大海,我们兄弟奉命回北京献捷之时,倭寇还在疯狂试图反扑。丰臣秀吉的请降折子,怎么可能跟我们前后脚就到达了北京?!”不知道王重楼是故意敷衍,还是真的没办法劝谏万历皇帝朱翊钧改变主意,刘继业急得连连跺脚。

“对,你说得对,完全对,愚兄完全相信你们的判断!”王重楼脸上的笑容更苦,叹息声也更加沉重,“唉,可是三位兄弟,破绽再多有什么用?愚兄没入朝给皇上当侍卫之时,行走江湖,见多了被骗子骗得倾家荡产的可怜虫。这些人,又有哪个是天生愚笨?可骗子的最大本事,就是说出来的大部分话,都是他最想听,最愿意听的。所以,哪怕骗子的谎言漏洞再多,受骗的人,却根本不管不顾。甚至自己就帮骗子把漏洞给圆上了,外人怎么提醒,他都听不进去,甚至对提醒之人恨之入骨!”

话音落下,整个房间内,顿时一片死寂。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个,铁青着脸摇头,没有力气再多说半个字!

王重楼的话,说得虽然是江湖事,套用到朝堂上,却再恰当不过。眼下倭寇的请降举动,在李彤、张维善、刘继业三个,甚至大部分东征将士眼里,的确处处都是破绽。可奈何倭寇的请降信上所言,都是皇帝和当朝一众高官们最想要听到,也最愿意听到的说辞。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在意那些漏洞,甚至像王重楼所形容的那样,主动在心里替倭寇圆谎。而如果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个坚持提醒下去,非但起不到唤得朝廷幡然悔悟的效果,反而会惹得皇帝和阁老们不痛快,出手对他们三个施以严惩!

“你们三个,也别太灰心,毕竟事在人为!”半晌,见三个年青人久久都缓不过神来,王重楼笑了笑,故意用轻松的口吻安慰,“万一皇上看了我的信之后,有了效果呢?要知道,我可是皇上的门神,当年可是被准许披着全幅盔甲,带着刀去见驾。即便我的信没效果,你们在海上做的事情也不会白费,一旦倭寇翻脸不认账,你们想往朝鲜运粮食就运粮食,想直接带兵杀过去就杀过去,总好过再去辽东绕上一大圈儿!”

“那倒也是!”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个,苦笑着拱手。

正准备找个机会起身告辞,忽然间,却又见王重楼抬起手,狠狠拍了一下他自己的脑袋:“唉,看我这记性,差点儿就忘了。打海战,我还认识一个行家。姓邓,名子龙,表字虎桥。他去年在云南那边剿匪,因为杀贼太多,受到了清流的弹劾,此刻正赋闲在家。我这就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去浏家港给守义帮忙。守义,这个人你一定要当师父对待。只要把他哄高兴了,甭说你想乘坐大海船直抵朝鲜,就是直接杀到日本去,都不算个事儿!”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明长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明长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时代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