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班师回朝,称公称王?

第213章 班师回朝,称公称王?

兴平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李隆率大军班师回朝。

此时已然接近年关,正处寒冬之时,刺骨的北风扫过荆州大地。

接连的夏收秋收都是粮食大丰,没有冻馁之患,又有多少人愿意在寒冬奔波。

往前几天的街道那都是人烟稀少,再忙碌的人也会在腊月回到家人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然而今天的楚国国都,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被修整一新的官道两旁站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他们脸上充满了兴奋,时不时踮起脚尖朝北方看去。

“君上半年未归,也不知道在外征战过得还好吗?”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有些担忧地说道。

这个时代的百姓就是这般朴素,只要当权者让他们过得稍微好点,就会感激涕零。

这些年来,荆南战火纷飞,彭庆黄虎都曾将战火烧到潭州,纵使孙奇水勉力维持,但底层百姓也难吃几个饱饭。

这不,李隆入主潭州,建立大楚后,整个楚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不仅对外扩展,对内也是广施仁政,减免赋税徭役,大力建设水利道路等公共设施。

加上城隍信仰高度普及,整个楚国大地处处丰收,最次的田亩产量也能比拟扬州富庶之地。

或许最直观让百姓们吃饱的是城隍神君,但李隆以城隍神为正祀敬奉,亲力推广城隍信仰等行为,都是楚国百姓看在眼里的。

“哎,老伯,您放心,君上这次征伐荆北可是连战连胜,这次是凯旋归来!”旁边一个大婶连忙安慰道。

“那就好,那就好,我们荆南的娃娃们也都要回来了,这刚煮的鸡蛋一定要给他们吃到。”老人不懂战事,但他知道胜利总归会伤亡小点。

老一辈的人的关注方面肯定和年轻一代不同,这不一群壮小伙围在一边讨论的就是国家大事了。

“你们说楚侯这次回来会称王吗?北方可都出了几个皇帝了,秦帝、魏帝、赵帝啥的,就连我们南方也有蜀王、吴王、越王。”一个身穿劲装游侠儿模样的人对着旁人说道。

“我觉得会,再不称王,岂不是矮了他们几分。蜀王不说,名义上有益州,

可吴王越王都只占了半州之地,如何能忍。”有人马上就回应道。

“不一定吧,还有闽侯、百越侯、南海公等诸侯国在呢,谁说一定要称王。”也有人觉得这个问题说不好。

“你说的这些公侯也能和楚侯比?交州虽然已经算熟地了,但只有内九州才能出真龙天子!”一位青衿士子不屑地说道。

哪怕三十六州之地已然被历代王朝统治了很久,官方也一直在试图抹去内州外州的概念,可一些地域方面的歧视还是存在。

交州、沙洲等早纳入的外州看不起象州、南浦州等后纳外州,内九州看不起所有的外州,中原内州看不起边缘内州等等。

归根到底还是人道文明发展程度的问题,历史上出龙最多的也就那四角之地和中原,这些地方天然具备人道昌盛的潜质。

“尔等都错了,我要是楚侯,绝对不会称王!”这时一位风度翩翩,衣着华丽的世家子加入了他们的讨论。

“哦?公子可有见教。”其他人不敢怠慢,即使世家子这话显得突兀,也没人会去当面反驳。

不提人的阶层高低问题,出身世家看到的东西肯定更多更广,他们自然知道这点。

“咳咳,既然你们诚心请教,那我就稍稍说一下。第一,在古夏版图上荆州不处于四角和中原,说得好听是用武之地,说得不好听是四战之地。既没有四角之地的山川之险,有没有中原的庞大的战争潜力,如何能贸然称王高调行事。

第二,历史上最强的古楚,可不是只占据了荆州一州,其版图远胜同期诸国。从气运国运的角度看,楚侯也不会贸然称王,以免根基不稳。”这世家公子侃侃而谈,风姿勃发,令旁人敬服。

有些人没听太明白,想继续请教,可世家子一瞥人群中的一道人影,马上吓得脖子一缩,远离了现场。

也是,国君班师回朝,玄衣卫异闻司怎么可能不下狠功夫,这道旁满满当当的人群里不知道有多少暗探。

虽然楚国没有明令禁止私下讨论国家大事,可这世家子贸然宣扬未定之策,必然惹上面不喜,到时被玄衣卫备案,进入仕途可能就有污点。

“来了,来了,我看到大军了!”人群中突然掀起轰动,回朝大军出现了。

与此同时,潭州城内留守的文武百官适时出现,他们有序排列在永宁门之外。

永宁门,即潭州城北门,取楚国永昌安宁之意,这也体现了李隆收拾河山,再造太平的志向。

“哒哒哒。”这是踏着整齐步伐的大楚士卒,他们外面套着黄色披风,里面是黑色玄甲,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最前面的当然是精兵中的精兵,一个个体型高大壮硕,散发出经历过血战洗礼的肃杀之气,每个人都气概豪迈,是名副其实的精卒悍将。

“大楚威武!”有民众热烈欢呼道。

“虎!虎!虎!”楚军士卒沉声回应,激起更多人的欢呼。

所有的百姓都激动起来,这是他们楚国的子弟兵,是这般强悍,给他们带来深深的安全感。

“参见楚侯!”一排排道旁百姓恭敬地跪了下去,他们此刻的心境和李隆刚入主时完全不一样,他们已然是楚人,已然有了君主。

李隆的国候车驾缓缓前行,他本人也时不时露面回应百姓们,直到永宁门前,留守的文武百官迎了上来。

领头自然是监国李呈,后面是内阁成员以及六部头头,不等李呈行礼,李隆连忙下车上前对着李呈一礼道:“这段时间辛苦父亲了。”

没办法,李隆没儿子,外出征战只能让自家老爹代为监国,不然让谁操持大权他都不放心。

“消瘦了不少,你娘很想你。”李呈眼眶稍稍有些红润,但他还是言辞不多。

李隆也十分理解李呈,搀扶住李呈的手臂,一边朝城内走去一边接见大臣。

能在这时问候李隆也只有真正的楚国高层了,管宗、温敏博、孙奇水等人一齐躬身拜道:“臣等拜见君上。”

李隆听出了臣子们的激动心情,他征战半年终于回到潭州,也一样激动,挥手笑道:“进城再说。”

大军凯旋,他们应该享受胜利,享受开疆拓土带来的莫大荣耀。

让国都百姓看看大楚将士们的英姿,这一次大军并没有停在城外军营,而是随着李隆这位国君一起入城。

除开留守荆北的军卒,一共五万大军排成长龙,穿过永宁门,走在宽敞的中央大街上。

果然,不仅城外有百姓夹道欢迎,城中百姓更是等候已久,他们站在道路两边甚至屋顶之上位凯旋楚军欢呼,脸上都是自豪的笑容。

这都是他们楚国的儿郎啊!不少胆大的待嫁少女纷纷抛出香囊、红绸带,暗许芳心。

李隆哈哈大笑道:“民心归附,都是我的子民啊!”

身后的大臣们也纷纷恭贺道:“此皆君上之功,开疆拓土,凝聚楚人之心!”

这一战持续半年,扫灭党奉,横推大小豪强盘踞势力数十,占据州城江陵,一揽荆州全境。

这是何等的武功,哪怕放眼当今天下,也没有几个盘踞一州之地的国家吧。

也就是说,如今占据荆州的楚国,是数一数二的大国,国力强盛!

时隔半年,作为正式议政上朝的场所,明政殿,已然修缮完毕。

虽不算富丽堂皇,但也算威严大气,容纳楚国百官上朝不成问题。

李隆高坐金銮椅,享受众臣朝贺。

“臣等参见君上!”

“我大楚,威武!”李隆挥手以示平身,接着大手强有力的对虚空一握,发出有些失礼的回应。

但哪怕最保守的阁臣管宗也没认为李隆不合适,这是一位开疆拓土君主的武功夸耀。

大楚正值兴起之时,全国上下齐心协力,谁也不会不识趣地跳出来说穷兵黩武。

“此战大获全胜,全体参战官兵记集体二等功,另有突出个人皆有封敕。晋封张定安为征西将军,开国子,食邑三百户;李虎为虎豹将军,开国子,食邑二百户……管宗、温敏博、孙奇水坐镇后方转运粮草劳苦功高,封开国男……江夏之役先登陷阵斩将夺旗等殊功十五人……南阳之役……以上诸将士爵国士,加开国……

吏员农建同于长江转运过程中抓捕盗贼15人,立下殊功,特许晋封九品正官,爵国士;匠人陶强改良神威砲射程,敕封名匠称号,爵国士;辅兵赵牛二表现突出,晋封工兵营队正,爵国士……”

伴随着太监的尖锐声音,下面的文武百官心神波动不已,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次李隆这么大方。

不仅给有战功的武臣升官封爵,还要给文官封爵,虽然人数不多,但也破开了文官不封爵的潜规则。

这让很多文臣对那几位阁老艳羡不已,毕竟是与国同休的开国男爵,这可是能传子孙的爵位!

当然这些还属于百官能接受的范围,最后给地方小吏、匠人、辅兵封爵,这算什么回事。

马上就有很多礼部官员想要跳出来反对,只是面对李隆的强硬态度,没人敢硬顶。

李隆就是让楚国上下都知道他的意思,各行各业不分贵贱,只要你立功,就算只是匠人辅兵,一样有出人头地的时候。

有鉴于神威砲等器械对战场上的决定性作用,李隆还借此机会推出了一套匠人职级体系,一共九级外加名匠大匠等特殊称号。

每一级工匠享受的待遇都不同,到了名匠甚至能像国士一样推举子嗣直入郡学,外加陶强现在还有国士爵位,身上加起来的特权堪比男爵。

这个世界虽然不是科技侧,但科技能带来的便利还是很大的,能突破一点,对于楚国大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射程两百米的普通投石机,和楚国射程四百米的配重投石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配重投石机的力量还远远没有突破科技上限。

这场回都后的第一次大朝,讨论解决了很多事,但就一件事没让百官商议,称王还是称公。

李隆明白,百官中有这个见识的人还是少数,与其争吵,还不如他“独断专行”。

当然,他还是预先告知了几位阁臣和心腹,他们虽然惊讶,但也能理解。

楚国眼下虽然占据了荆州,但并未收服古楚的全部版图,毕竟古楚尚且只是王国。

此时称王徒然惹人瞩目,还不如称公,示敌以弱,暗中积蓄大势。

待拿下益州,成就席卷南方之势,以两州之地称王,就算古楚版图未复,李隆也是堂堂正正的楚王。

兴平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楚侯称公大典开始。

和称侯开国的流程相差无几,不过没那么隆重,李隆在礼乐声中乘车架向宫外而去。

这次李隆没有再去城外祭天称公,而是让车架去了城隍庙,这让礼官们惊诧不已。

如果是一般的礼仪错误,他们还能容忍,这是对开国君主的尊重,但现在称公大礼都错,让天下诸国怎么看楚国。

一些耿介的礼官不想从命,要劝言李隆按照传统流程走,可玄衣卫早早的就把他们带了下去,不到大礼结束不得放出。

城隍大祭酒刘土,似乎早就得到了消息,率领一众庙祝祭酒出门迎接,他们代替了礼官的职责。

李隆和刘土眼神交错,各自默契地点了下头,今天他们要做的事,万年未有。

国都城隍庙占地极广,红墙泥瓦,巍峨壮观,大庙广场堪比王宫占地的面积,中间摆着一尊极为高大的红铜香炉,有三株大香等待这次礼仪的主人点燃。

主殿大门敞开,正好可以让所有人看到里面伫立的城隍神像。

原本明亮的天色突然暗沉下来,天际一道惊雷劈下,白炽的闪电照耀出这座城隍庙里的众生之相。

嗡~

磅礴的气压瞬间压在所有人身上,似有一双苍茫无情的双眸盯住了这里,是人道意志?

天地有感,人道有感,难道这里发生的事,将有违元衍界发展数万年的人道文明之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来此界开神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侠 我来此界开神道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3章 班师回朝,称公称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