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本书一小总结)

2019年4月28日(本书一小总结)

总结是一个很大的命题,长到一生,短到一刻

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感想,我就说一说当下的想法。

而我觉得,总结这个东西,首先得认识自己。

说的好听点,我是自我利他主义(巴特森定义的,为了减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助人行为,助人者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或者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

但实际上我更像是一个自我中心依他主义(自创的,先从自己的利益考虑下一步行为,并且常常需要他人提供动力)

所以我一直信奉教学相长的原则,教会别人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成长。

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一直能践行这一点。但是,注意自我中心在前,因此,我不会倾囊相授,而是时不时地藏拙,以争取更大利益。

好了,黑了下自己,但总是实话实说。因为这些都不涉及我的原则问题,家和人。

爱家,做人,是两条基线了,做什么都会以此为底。这样才不会掉到深渊。

最近看了纪录片《徒手攀岩》,从悬崖之下,徒手攀登,手若一滑,便是天人两隔。

所以最后一段攀岩视频看的我手心冒汗。

但这不是我强调的重点,而是在主角世界攀岩大师艾利克斯准备攀爬酋长岩的几十次准备,对每块着力点都熟记于心,对每一步都千锤百练。

而攀登成功,只是敢于把这些所有积累的临门一脚踩出去。

当然这也是非常需要勇气的。

这才是人生,积淀,积淀,再积淀。

哪怕一不踩那一脚,你的人生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艾利克斯的积淀,是徒手攀岩;我的积淀,是成为一名教育家。

那看到这儿的你,积淀在哪呢?

想通了这个,就觉得人生开阔了许多。

我最近在看《T.E.T教师效能训练手册》,从中体会到一个东西文化差异,也是以前就多次感受到的问题,就是案例教学。

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学了太多的理论,如何用?

从理论到实际,在大脑里想,就是天地之隔。

从实际中的案例去学习,就是像在地上散步那般简单。

所以啊,只有真真实实的案例才是最简单的,最容易模仿的,最好做到的。

对于找到人生方向,我只有一个案例,就是我自己。

简单总结一下20岁以前的人生。

前15岁在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中度过,后五年沉浸在自己的小说世界里。

那时候都敢说自己阅字过亿。

到了大三,就重启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为什么我的人生会有一个这样的转变。

如果没有这个转变,高中的时候,就单单凭实力说话,211不成问题。

这个问题,刚刚迎刃而解了,我当时人生的韧性太差,受一点点诱惑就能投降。

但是经过那五年多的失败,大学10门挂科,我离失去父母的信任只有一线之隔。

把恐慌埋在心底,他永远都在,把恐慌说出来,解决掉,才能睡的心安理得。

于是才有这本日记,说出来了就把问题摆在明面上,这才着手一一解决。

说出来了,就把想法坦露出去,这才一一去实现。

说了第一句,就能说第二句,就能有千句万句。

写了第一张日记,就能有第二张,就能写到现在,第1083篇日记。

我也想不到今天,我只是做到了今天。

对我而言,这就是一个骄傲,记载着我从迷茫与困境中走出来,而且自己还能走的更远。

写出我心,还要有载体,我把一部分寄托在读书上,既打发了时间,又不会让他浪费在互联网的行为上瘾上。

并且丰富了我的大脑,我的文字,我的人生,成了我的积淀。

书不用多少,看的开心最重要。

挺晚了,最后就推荐几本书吧。

《明朝那些事儿》,《亮剑》,《欧亨利短篇小说》,《历史的温度1,2,3》,《三体1,2,3》,《激荡三十年》

这是我喜欢的,而且通俗易懂的,最重要的是,看的开心就好。

这算是总结吧,我也不知道,至少比大多数日记长的多。

交差睡觉(@ ̄ー ̄@)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的网上日记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的网上日记本
上一章下一章

2019年4月28日(本书一小总结)

%